我与暨南文院的故事(4)| 黄卓才:怀念“蒙古包”

发布时间:2022-11-08 发布单位:304am永利集团


蒙古包20世纪6080年代广州暨南园里的一座简朴的大饭堂,在老校友的心目中,却是母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全国高校中独一无二的工程艺术奇葩。它装载过多少辉煌,多少欢乐,多少艰辛!如今,不见它倩影了,又引得几多暨南人深情的叹息、深切的怀念!

蒙古包虽然朴实无华,却显得相当雄伟,结构也很巧妙。它是由四座有走廊互相连通的学生饭堂组成,中心是大厨房。从空中俯视,它十足像四片大花瓣,厨房就是花蕊。每座饭堂都是一样的圆形腰身,圆形屋顶,整个墙体和屋顶都是灰白色的。这种素雅色调,配上周围青绿的草地,上空的蓝天白云,远远看去,活像粗犷而浪漫的蒙古包。而屋顶与墙体之间装饰着的小飞檐和穹隆,令人很容易联想到牧人舞蹈中美丽姑娘飘逸的裙裾。饭堂内部,由于没有柱子阻挡,空间广阔,所以饭桌一撤,就可策划能够为四个大歌舞厅。每逢周末或假日,傍晚,幽幽的肉香、菜香和饭香飘散过后,曼妙的歌声、欢腾的鼓乐声就响起来了。湿润的空气中夹杂着星星索哎呀妈妈等印度尼西亚音乐的节奏,一种纯正的南洋情调。穿花衣纱笼的东南亚侨生和内地的学生在这个北国风格的建筑群里一起演奏、歌唱、跳舞,南北风情就融合起来了。也许正是这种独特的情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子,也吸引着华工、华农、华师等周边兄弟院校的年青人。连远在珠江彼岸的中山大学师生也会早早赶来,找到自己的朋友、同学,共进晚餐后,就双双步入舞池,踏着《舞会圆舞曲》的拍子翩翩起舞。于是,蒙古包成了友谊、快乐和青春活力的象征,成了开放、热情、爽朗的暨南风格的象征。怪不得来自蒙古草原的学生给它起名乃子那拉儿,玛乃德义列味了!那时蒙语,意思是好客的蒙古姑娘。我是1958年入学的,也就有机会成为当年的历史见证人。40年过去了,但每当我想起蒙古包,那砰砰擦的鼓点,宝贝宝贝风儿呀吹动着我的船帆,船儿呀随着微风荡漾……”的悠扬歌声,依然在我心中回响。如今,暨大的土风舞的精彩表演,在广州乃至全国都出了名,风头不减当年文工团,我想,这就是蒙古包歌舞风气的传承吧!

然而,蒙古包的令人怀念,何止于此!这个建筑群动工兴建于1961年,次年建成投入使用,比明湖、老六栋教工宿舍、王宽诚教学大楼等几项大工程稍迟,但也属于广州暨大重建初期的重大基建项目。当时,我们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仍未过去,在不能吃饱穿暖的逆流中,师生们却以大无畏的精神进行着艰苦卓绝的奋斗。新饭堂建好了,饭菜依然很差。饭是双蒸饭。所谓双蒸,就是把每一份定量的钵仔饭反复蒸两次,使饭粒充分吸水膨胀。这样的米饭,质量自然是很差的,不耐饱,只不过是让视觉和肠胃获得一点安慰而已。菜,主要就是白灼通心菜,或者加上一勺杂锦酱,一种用蕉树头捣烂加盐做成的咸酱。肉呢,鱼呢,乃是稀罕之物,难得一尝。由于当时国家实行粮、油、糖和副食品限量供应,不少师生油水不足,营养不良,患了水肿、肝炎,但大家没有叫苦,没有埋怨;相反地,还幽默地把通心菜成为无缝钢管。大家每天啃着钢管,却照样刻苦地学习,开心地生活,愉快地参加校内外的劳动、体育运动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所向披靡的篮球队和以东南亚歌舞而闻名遐迩的文工团,就是当年暨大意气风发的反映。如果说,靠千余师生的双手和锄头、铁锹、畚箕等简陋工具,仅仅两个半月就挖出了一个24亩的明湖,是艰苦奋斗的成果;那么,蒙古包,这个像草原牧民一样纯厚质朴、像天山牧歌一样明朗欢快的场所,更是暨南人乐观主义精神的明证。百年暨大,几经曲折,但始终屹立不倒,而且不断发展壮大,我想,跟这种百折不挠、乐观向上的传统是分不开的。

蒙古包的令人怀念,还因为它是培植师生深厚感情的摇篮。304am永利集团在广州重建,说得准确点其实是新办。新人、新事、新作风,一切皆新。陶铸校长是省委第一书记、中南局书记,管一个省、几个省的大官,公务繁忙,不可能住校,但他每次到来,首先关心的是教学质量和师生的身体健康,虽然不能经常亲临课室、饭堂,但他总是指示要聘请好老师来上课,要给学生加菜。于是,每当哪一天每人的饭钵里多了一根腊肠,我们就知道陶校长来了。珠江纵队部队出身的梁奇达副校长保持着革命干部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经常深入宿舍、饭堂与师生谈心,为大家排忧解难。吃得饱吗?这是梁校长常用的问候语。在那个经济困难的特定年代,就是这样一句朴素得像农民语言的问话,让师生感受着学校领导发自内心的关怀和爱护。是啊,梁校长说吃得饱吗时那种关切语气和慈祥的神态表情,甚至让教师、学生牢记一辈子。当年,梁校长为了让师生吃得饱,减少因物资缺少对师生健康和对教学的干扰,他亲自带领干部跑到珠江三角洲等地寻找粮食和肉类;还发动华侨学生把侨汇证拿出来买副食品,办起南洋馆,让大家补充营养。学校还作出规定,领导干部要深入课堂、宿舍、饭堂,随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所以,在蒙古包里外,时常可以见到校、系领导人员的身影。我们中文系的萧殷主任是个文艺理论大家、身后被国家批准树立塑像的当代名作家,也经常和我们在一起。调去中南局时,他舍不得花时间到理发店去理发,就找到我们学生宿舍来。结果,还是我这个手艺很差的小剃头匠为他草草理的发。书记、教学秘书家在暨大、却常来饭堂就餐,与学生聊天。大炼钢、炼焦、挖湖、筑路,师生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一起摸爬滚打,早已打成一片;再通过这样每天密切的接触,一道与困难作斗争,领导与师生更加心心相连、亲密无间。这就是为什么后来这段师生友谊可以保持几十年而且弥久益深的原因。

蒙古包1988年因邵逸夫体育馆的兴建而被拆毁,它在暨南园里仅仅存在了22年。但它见证了304am永利集团的两次复办,经受了经济困难的严峻考验,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兴衰,也目睹了几代暨南人的成长与交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蒙古包是暨南人的精神家园,是暨南园的荣耀与骄傲。

蒙古包竣工前夕为马来西亚侨生李异耘同学留影

黄卓才摄/

 

 

本文原载《暨南校友》杂志20056月第48期,后收入《暨南往事》(304am永利集团出版社,2006。)

 

作者:黄卓才

排版:马晓琪

责编:肖丹

审核:魏霞

欢迎关注·304am永利集团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