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初,应邀参加304am永利集团毕业留校校友的座谈会,畅谈间聊到了我们刘门的故事,在座嘉宾都倍觉温馨,便让我有空写一写,分享一下师门的幸福。提笔间,蓦的就不知从何说起,因为许多句谆谆教导和许多幕热闹的场景都涌上来,铺满了记忆……一转眼,进入刘门已17个年头了。
01
暨南园好老师
十几年前,第一次和老师接触。
我是从外校考来暨大读研究生的,选考刘老师也可以算偶然。2005年4月,我从湖北来暨南园参加研究生复试,无论是羊城广州,还是百年暨大,于我而言都是第一次,复试流程走完,就只剩下一个人的懵懵懂懂。面试后,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刘老师打了一个电话,自我介绍,说明来意,想了解一下能否录取。老师听完,没有客套寒暄,仅一句简短、浓郁的湖北普通话:“晓得了,结果等学校通知吧。”电话挂断,我更加懵,初印象无非就是感觉这个老师冷冷的,貌似不太好接触。
入学后第一个晚上,就有师门里的学长主动联系我们。聊天、吃饭,不断询问我们有无需要帮助的地方,让初入暨南园的我们倍感温暖,之前的不安焦虑和漂泊之感也瞬间抹去,据闻当时同届其他老师的学生对此羡慕不已。
我们渐渐融入新的学习生活,也开始有心去感受花城、暨南的一草一木和点滴精彩,更慢慢地深入地认识我们的“掌门人”——刘老师:课堂上,刘老师渊博的学识、儒雅的教风、飘逸的板书深深吸引着我们,从老庄的自然美学到刘勰的《文学雕龙》,带我们徜徉在文艺美学的知识海洋里;生活中,刘老师也予以充分关爱,经常在课后和大家聊天谈心,了解大家在学校的各种情况。每逢元旦、端午、中秋、国庆等节假日,老师都会邀请在读学生聚餐,既是给大家改善生活,也算美食品鉴,总是其乐融融。每年的教师节,更是我们刘门固定的大节日,毕业的师兄师姐多会返校看望老师,并邀约在校学生一起相聚,共同为老师庆祝节日,话往昔,幸福的日子永难忘;念师恩,刘门的情谊福绵长。
即便我们毕业后,老师依然会关心大家,工作、家庭,感觉事无巨细都在他的牵挂当中,特别是在学术方面,经常给予指导和启发。他常鼓励大家不要懈怠,要努力,要不断学习深造。外出开会、学术交流的时候,即便行程忙碌,老师也一定抽空看望学生。老师还通过联合开展课题研究、项目申报等方式,帮助我们不断进取发展。如今的刘门,桃李争艳,老师指导的硕士、博士毕业生达150多人,在高校工作的三十多人中,有十余人取得高级职称,个别学生已是所在地区、所在领域的翘楚。
02
中国好师母
如果说遇到刘老师是我们的幸运的话,遇到师母就是我们的幸福。师母也是我们的校友,来自台湾,有宝岛女子的温婉和清丽,却也有难能可贵的坚持和勇敢,她与老师组建这个幸福小家庭的故事,是我们常谈常新的故事,那其中值得纪念和珍藏的不止是浪漫,还有那个时候的、从纯真生发出的爱情。师母不仅将自己的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富足鲜活,也让整个刘门成为一个快乐的大家庭。
还记得读书期间,师母知道我们几个学生多来自外地,就时不时把我们约到家里吃饭,让身处异乡的我们感到特别温暖!印象最深的,就是师母做的蒸排骨,绵糯香甜,入口即化,回味悠长,每每滋润了我们缺油少味的肠胃。师母家里浓浓的烟火气、悠然的和谐,嘘寒问暖和闲话家常伴随了我们在暨大读书求学的全部日子,让我们在广州又有了一个家。临近毕业的时候,师母又为每一位毕业生精心挑选了拉杆箱、背包等礼物,在毕业宴上亲手送给大家,其中包含的关爱之心、不舍之情,都印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师母和老师一样,也很关心毕业学生的发展。不过,作为资深的投资理财与育儿专家,师母更关心学生们的婚恋和家庭。说起来,师母在投资置业方面小有成就;女儿唯唯培养得更是成功:成绩优异,多才多艺,香港大学毕业后,现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研究生。凡毕业后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学生结婚、添丁进口,师母大多会和老师一起到家里看望,带着大红包和精美礼品,把祝福和开心一并送到。
犹记得,一个来自山西的师弟,在读期间,学习刻苦,十分孝顺母亲,深得老师师母赞许。毕业后,他回到家乡工作,老师师母仍十分挂牵,时常通过微信、电话关心他的工作生活情况。因我老家与师弟家相邻,有年暑期,师母还特意托我送去精美的首饰,期望并祝福他早日找到另一半。如今,师弟已经结婚生子,老师师母也像了了一桩大心事一般,提起来都是满满的欣慰和喜悦!
十几年来,师母把自己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用在了学生们的身上,她用自己善良、平和的爱,为我们在广州搭建了一个避风港;用自己的贤淑、睿智,为刘门凝聚起一股不必言说却充溢心间的力量。如同一颗种子发芽生长,而后开枝散叶,每一个学生的爱情事业双丰收,既是源自于老师师母的教诲与期望,也是我们甘愿为之努力不懈的目标和动力。也许,师母是众多中国女性最平常的那一个,但就是这份平常之下,藏着那么多最闪光的优点和魅力,让她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好师母!
03
相亲相爱一家人
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在师母的关心关爱中,我们刘门形成了老师师母做榜样、师兄师姐传承、师弟师妹紧跟上的良好氛围,我们相亲相爱,欢乐祥和,就是幸福一家人。
这里首先得提一下“大师兄”。大师兄是老师最早的博士生,毕业多年,是一家省级文博单位的负责人,在鲁迅研究、博展等领域颇有建树。其实这些都不是重点,重点是他绝对可以作为刘门的灵魂人物或是一面旗帜而存在:他风趣也儒雅,细致又热心,他十几年如一日操办刘门的各项事务,十分关心师弟师妹的学习生活,力所能及地帮助大家发展进步。说起大师兄,刘门的小伙伴们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无不感到有趣好玩。除了是一个撑门面、掌管家的兄长,大师兄还是个“老顽童”,无事闲来就小酌几杯、吟诗作赋,指点江山,快意人生。每次聚会后,大师兄总会提笔作画,寥寥数笔就能将一副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的夜宴素描图呈现在大家眼前,画中人和画中事情态各异,画中情和画中意也妙趣横生。
刘门里有大师兄的好玩,也有三师兄的靠谱。三师兄是山东人,在省内一所本科高校做老师。他既是老师的硕士,又是老师的博士,同时因为他夫人也是老师的学生、山东人,又是同班同学,所以他还是我们刘门第一对内部结合的“典型代表”。插播一句:目前,在我们刘门,已经有两对是内部结合的了。
三师兄作为山东人,深受孔孟文化熏陶,其尊师重道的观念深入骨髓,对老师师母的礼数也极为周全,逢节假日必携妻带女到家里看望。师母暑假回台湾省亲,三师兄经常带着提前买好的菜到老师家里做饭,生怕老师不习惯师母不在的假期生活。刘门的大事小情也总能看到三师兄忙活的身影,他尤善摄影,多年来刘门的精彩瞬间、温馨时刻,都出自于三师兄背后那分量不轻的单反相机。
师兄们的故事远不止这些,而刘门里像大师兄、三师兄这样有情有义的学生,还有很多很多。在学校附近居住的几位师姐,日常与师母交往甚多,已成为了忘年闺蜜;我们在广州就业生活的部分弟子,经常带另一半和小朋友们外出游玩、活动频繁,早已视彼此为家人;逢年过节,身在外地的学生都会不约而同邮寄当地特产、新鲜水果来,略表心意;无论是谁有机会出差到广州,都会挤出时间回母校看望老师师母,邀约刘门弟子一起相聚,忆校园往事,话刘门之情。
我们刘门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我们刘门的情谊,永远也话不尽。17年前,来广州来暨大,是我孤身一人,却是从来到暨南园的那一刻起,我就有了广州的家,家里的温暖与陪伴始终围绕着我,引导我成长,告诉我生活的方向。17年后,看着刘门的师弟师妹越来越多,刘门的大家庭越来越温暖,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刘门在我们生活甚至生命里,就是永不凋谢的常青藤,也是永远扬帆的航船,我们所有人在这里,举首眺望,期许未来,青春作伴,幸福绵长!
END
作者|高康
排版|赵雪
责编|肖丹 李秋平
终审|魏霞